查看原文
其他

“开学季”迎来“空降”领导?国际学校教师晋升辞职进退两难

ABB 顶思 2023-12-21

一手为学校打造优质的升学成果,结果被空降升学指导抢了主任的职位;做行政管理稳稳当当,但是一眼看到头,没前途?在国际学校里,老师为什么离职?为什么得到升迁?在新的开学季和教师节到来之际,我们从多重视角聚焦这个让老师纠结的问题。


最近,我跟一位招生总监聊起最近国际学校的招生情况,他告诉我:“除了华东校区,靠着第一届毕业生牛剑录取率高,招生指标已经完成之外,其他地区的学校招生难度都很大,各渠道的数据都在大幅下降。”我问他是否有对策时,他说:“关键是要好生源。其实除了北京上海,其他地区招好老师都难,培养好学生更要好几年。所以我正想办法把某学校的好学生挖过来!”


我建议他还是要靠质量和口碑,靠砸钱最多也只是短期办法。但他的压力实在不小,“你以为只有我们挖别人吗?不少学校也来挖我们学生的,还挖我们优秀的升学指导和老师!很多学生不仅被奖学金挖走,也有被好老师带走的。”这启发了我去深入调查一下,国际学校的老师离职的原因和升迁的情况。“离职”和“升迁”看似结果截然不同,实则异曲同工……



01

培养不如“空降”?



某民办国际化学校的资深组长对我说:“我是我们组教学成果最好的。不夸耀地说,我应该是所有学科组里,最受学生和家长欢迎,年终打分最高的。但我提了两次想升Academic Director,但领导都以‘没当过领导,要有同岗位经验’为由婉拒了。我才30出头,实在不能当个组长就成为我人生的制高点了。而且我们又不像公办学校有编制,还能往职称方向发展……”


我询问她未来的打算,她说:“首先,先要把自己的教学质量再提上去,然后通过媒介做出自己的名气和口碑。你知道猎头也会大量搜集各类高端人才,把他们贴好标签、打好分、储备起来,有机会就推荐出去。我已经结识了靠谱的猎头,就等着别的学校挖我。”


一位跳槽成功的升学指导主任告诉我:“我本来不想走的,我在上一家学校勤勤恳恳干了4年,他们前几年的QS前30的offer都是我申请来的。第3年的时候我当上了主任,结果就当了一年,校长就又招来一位主任,说人家当主任的时间长,就把我换下了。我实在伤心,看到别家招聘,就走了。”


如果底层教师离职是由于职业发展困境的话,那中层升高层是怎么样的呢?


某IBDP协调员讲出了她的故事。该协调员所在的K12学校,幼小初的校长都是中国人,高中部校长四年换了五个校长,全是年老外国人。这位协调员一直不明白,为什么集团宁愿招聘容易跳槽的外国人,而不愿意升迁老员工?


为此我特意询问了一位集团高管。他告诉我:“做顶层高管,主要做四件事——协调、平衡、监督、考核。从我这个角度看,为什么宁可选一个容易跳槽的外国校长?因为我们是国际化学校,高中部又是直通外国大学的出口,还有幼小初高学部里这么多外教,全部由中国人当校长,从组织架构上不平衡,从对接海外大学上也不易协调资源。没有上年纪的人当校长,从监督和考核上,就难以服众,更不要说从招生上,不好看了。还有一点非常重要,就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,他们能带入新思维、新方法和资源,这点比老员工有优势得多。”


当然,万事都没有绝对。我也见过少数从集团总校长到K12校区大校长到各学部校长都是中国人的集团,也见过各级校长都是外国人的集团。这都和资方背景、学校性质、所在的城市文化,以及老板的认知有关,但中外权力制衡的模式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。


一位集团行政副总裁告诉我:“行政、人事、财务、后勤,这类出身的人职级很简单,底层专员、中层主任、校区最高到行政副校长,集团最高到行政副总裁,基本就三层。小一点规模的甚至只有两层。好处是竞争没有老师那么大,坏处是一眼看到职业尽头,还可能会产生中年危机,不像教学出身的人,越老越吃香。而且相对来说,还是老师整体的平均薪酬要高于行政人员,他们有寒暑假,要知道招生和行政的假期比老师短得多。”


所以,有些职场困境就是年龄、肤色、性别、出身造成的。每条路都不好走。



02

晋升太难,未来一眼望到头



解决“升迁之谜”的突破口就是要学会从领导的角度看问题。什么叫“从领导的角度看问题”?举个例子,上文里被新人替代掉的升学主任的故事是从她本人的角度看,从领导的角度看就变成了:“新来的升学主任不仅年纪更成熟、当主任的时间更长、升学成果更多。更重要的是,他还带来了原学校的部分学生,为缓解学校招生困难做出了贡献。所以无论如何,不能因为原来的升学主任,而把新来的功臣降级成平民!”


大家可能也会说,那是不是也要离职的升学主任把该校的学生带走一部分,学校才会重视她的委屈?行业的恶性竞争就是这么来的吗?这就要看每个人的处事风格,以及每所学校的现实情况和价值观了。不挖存量,去做增量是最好的,而做增量的关键,在于有心、有联想能力,能搜罗资源,并组织建构起来。


比如,曾有一个在博物馆工作的朋友跟我说过他的升职经历。他常年兢兢业业,讲解能力在同事中也是顶尖,但一直没有升职。有次听馆长说要增加客流量时,他想到可以设计一套素质课程,把展品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、工艺特色和手工课,都结合进学校的课程中去,把博物馆办成一个素质课程教学点,应该很受欢迎。然后他找到分布在各个国际学校的朋友,根据他们的课程量身设计,就真的有几所国际学校愿意加入。因为对国际学校来说,也是为他们提供了项目制教学、素质活动,甚至给学生假期生活多一种选择,何乐而不为呢?


他为博物馆带来了客源并顺利升职后,告诉了我“升职秘诀”:你要让馆长看到,你不仅会讲解,还会设计产品,更有资源能找到客源。这就向馆长证明了,你这个人能力全面、为大局考虑、精准发现单位最需要什么,且愿意主动承担份外的工作,还做得光明磊落。这不就证明了你不只是讲解讲得好,更具备一个管理者的潜质?如果只是讲解能力强,那只能证明是一个好的讲解员而已,不能说明有资格升职。


而这一切的关键,就是你要有心发现自己单位缺什么,愿意主动为单位考虑;要有联想能力看得出自己的业务能如何扩展变形帮到单位;要能搜罗资源,吸引得来所需要的人脉,并且搭好架构,让这些人脉能与自己的业务相联系,彼此互惠互利。


所以“学会从领导的角度看问题”就是要明白,不是我们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,就一定能保住饭碗。不是我们做到了同级别中的第一,下次升职就一定会是自己。要从单位的组织架构、业务的自身性质、集团的发展方向和当前需要等等大局上去“俯视”现状,才能发现自己到底有多容易被“权衡”掉,领导的最优解是什么,自己该走哪条路去争取成为最优解,就会明白未来的自己会不断上升还是提前出局了。



结语


如果学校的员工职业发展道路不通畅,难免引发优秀员工的离职;因为优秀员工离职,所以师资力量变薄弱;因为师资力量变薄弱,所以优秀学生流失;因为优秀学生流失,所以升学结果不利;因为升学不利,所以招生困难;因为招生困难,所以薪资职位压缩;因为薪资职位压缩,所以又有一部分优秀员工离职……惹恼了一群好员工,后果可能会很严重。由衷希望每一所学校都能处在良性循环之中。


作者 | ABB

编辑 | Zoey

图源 | 网络

运营 | 天悦


作者:ABB

曾在沪粤多家国际教育集团担任管理岗位。目前主要在国内外投资收购、品牌和项目引进、托管运营等方面,从事教育领域的商务拓展和资源对接的工作。

国际学校教师如何实现升职、加薪?如何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?


顶思人才招聘小程序已上线

欢迎扫码关注👇👇👇


往期精选

国际学校“重生之门”在何方?组CP、停办国际部......

扎堆”民转公“,“家里有矿”的山西为何成国际学校荒漠?

教育转型期撞上最难就业季,国际学校招教师卷出新天际


顶思资源库

研究报告

专业发展

社群活动

人才招聘

  • 第二季双语教师线上招聘会

会员服务

上海:021-60768001

北京:010-53382767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